深圳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020-10-13 17:35:17
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专家认为,距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还有一年多时间,而深圳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已经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城市范例。
关注1
为何选择深圳建先行示范区?
深圳是国内最早实现小康城市,具备探索先行区基础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并非“落地”深圳,而是源于深圳的主动谋划。
根据十九大报告,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至2035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杨宜勇表示,按照这个规划的进度,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实现小康社会的城市,具备了探索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基础。2018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9.3万元,比广东全省高1.21倍,比北京和上海分别高37.9%和42.2%,经济发展水平在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
《意见》也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认为深圳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客观条件成熟的同时,深圳自身积极作为。杨宜勇介绍,深圳自两三年前就开始主动谋划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深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并提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等十项“先行示范”。
根据杨宜勇观察,目前深圳的基层党建、非公党建等开展情况良好,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党和政府的作用发挥得很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关注2
建设什么样的先行示范区?
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重大创新载体
从昨日发布的《意见》来看,“先行示范区”被赋予5项战略定位,即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典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和可持续发展先锋。
具体来看,《意见》提及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支持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同时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完善产权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
杨宜勇表示,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目前,深圳的公有制占比还不是最高,正在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来引导公有制发展。接下来,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发展与保持市场活力的关系,将成为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一个新课题。
关注3
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记者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意见》中多有提及。机制方面,先行区建设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指导,广东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
具体措施部分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阐述。比如,《意见》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等。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
在文化和民生建设方面,《意见》提出,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为港资澳资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便利。
关注4
先行示范区建设有什么意义?
专家:先行区不会只有一个,不同级别城市可尝试试点
《意见》强调,支持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年多时间,杨宜勇表示,此时国家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为我国其他地区和城市提供样本,保证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他同时表示,先行区不会只有一个,目前我国具备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城市还有很多。他建议,在不搞重复试点的原则基础上,可以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中间选择进行先行区探索,为其他同类型城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操作经验。但是,必须是自己愿意示范,自己有能力示范,自己愿意锐意创新。
《意见》摘录
三大发展目标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五大战略定位
●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法治城市示范。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城市文明典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民生幸福标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可持续发展先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